当前位置: 育儿网 >  关爱健康 > 饮食营养 > 营养元素

宝宝微量元素缺乏如何补充

本文Tag标签:饮食营养  

  微量元素有何作用?缺乏会引起哪些临床表现?如何补充?

  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有钙、铁、锌、镁、铜,它们均参与人体内酶的生理活性。

  (1)钙:钙是骨骼和牙齿的重要组成部分,是正常凝血和神经肌肉功能所必需的营养素,对维持生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。儿童缺钙可导致佝偻病,成人则可导致软骨病及骨质疏松。膳食营养调查结果显示:我国6岁以下儿童平均钙摄入量为238.6mg/d,仅为推荐量的33%。而在钙的吸收过程中,更为重要的营养素是维生素D,它是钙质得以吸收的必要条件。

  (2)铁:铁每日需要量10~15mg。体内铁大多数是以血红蛋白的形式存在,母乳中的铁吸收率高达50%,食物中铁的含量虽高,但吸收率仅为6%~8%。富含铁的食物有:动物血、肝脏、鸡胗、大豆、黑木耳、瘦肉、红糖、蛋黄、猪肾、坚果类、谷物、菠菜、扁豆、豌豆。维生素C、肉、鱼、海产品和有机酸有利于铁的吸收。

  (3)铜:铜每日需要量0.08mg/(kg.d)。铜的主要功能是维持正常造血机能,维护中枢神经系统的健康。临床上铜缺乏较少见。缺铜可引起贫血、白细胞下降、色素减退。含铜食物有牡蛎、贝壳类、坚果类、肝脏、肾脏、谷类发芽部分、豆类等。

  (4)锌:锌每日需要量:<4个月3mg,5~12个月5mg,1-10岁10mg。锌参与生长激素的合成,维持免疫细胞的功能,促进生长发育与组织再生,促进伤口愈合。对正常味觉和食欲起重要作用。锌还可增强记忆力。母乳的初乳中锌含量较高,乳锌含量个体差异大。锌对小儿体格生长和智力发育有重要的意义,在胎儿期、婴幼儿期、学龄儿童及青春少年期是需要锌最多的时期。锌缺乏主要表现为免疫力下降,生长发育迟缓、食欲不振、复发性口腔溃疡、贫血、脱发、特发性低味觉、异食癖,严重缺锌时易患侏儒症。富含锌的食物有:贝壳类海产品、红色肉类、动物内脏、干紫菜、干果类、谷类胚芽和麦麸。

  更多详情,请查看营养新视野

还有疑问吗?请留下您的问题,15分钟内回答您!